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代心理(素质)问题亟需关注

2017-11-23 问津学术 学术之路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挫折教育问题与心理问题。据悉某知名高校平均每年有2-3起自杀事件,如果按照学生比例约占1/3000,即身处大学校园中的我们可能在开学典礼时同坐在同一典礼现场,但是到毕业离校时已经有人离我们而去。没有自杀严重的自暴自弃,与师生闹矛盾,得抑郁症的更多,但是过往的教育我们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相关的教育也非常少,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置。下面我们将通过几组身边的事例与大家一起感受下新生代学生及毕业生们面临的种种人生困境。


场景一:某高中自习室


事件:语文老师李老师环顾教室,寻找是否有同学问问题,然后定格到抬头的A同学,对视了10秒钟,老师继续穿行于课桌之间。到了第二天给同学们上完课,准备离开时A同学叫住了李老师,问你为什么瞪我?李老师一脸懵的看着A同学,后经过仔细询问发现上述事实。后来其不解的向高年级的同学讲诉自己的这个经历,分析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场景二:某群租房住宿公寓


事件:长时间不与大家交流的B研究生(已毕业)找到该公寓中的人咨询如何解决工作中与人相处的问题,然后身边走过一个人,其轻声的问了一个问题,但是那个人没有回应她。再接下来的交谈中其多次询问为啥那个人不理我,我是不是真的是个精神病。接着说了自己本科时与同宿舍闺蜜的友好相处及研究生期间自认为的“舍友很不好,然后就感觉自己精神不正常了”。在这之后,其开始每晚放着音乐在公寓房间走道中跑步半小时。


场景三:某司法考试备考教室


事件:一个学生无法承受巨大的备考压力,跳楼了。


场景四:某高校军训安排


事件:从2015年起该校的军训进行改革,从原来的半个月改为8天,施行轮流训练的模式,一天室外训练,一天理论学习。


场景五:某网络平台


事件:据报道,某学生受不了学费被骗的现实,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场景六:某教师办公室


事件:老师倒在血泊中,被学生刺数刀,不幸离世。


场景七:某校友返校活动现场


事件:一师生插肩而过,没有说一句话,据悉他们曾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场景八:某高校校园内


事件:学生失联,一夜未归。学校发动全校师生与社会力量寻找,最终在某教学楼废弃厕所找到尸体。


事件九:某岛国


事件:毕业一年的C同学将其前女朋友的闺蜜杀害。


无疑,在很多青年人的生命历程中缺乏挫折经历,大部分人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加上信息传播的迅捷以及学校为人处事课程的缺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也无法去解决(如最近两天热搜的498分的考生)。在过去的生活中,虽然有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但是校园的生活总体来说是较安逸的,有很多时间与师友交流互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生活被过度的曝光于社会中,学生们的生活突然没有了着落,一边是学习的压力,一边又是无限的对社会的好奇心。


诚如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军训。由于部分院校出现猝死事件,然后被曝光,导致很多院校在开展军训时蹑手蹑脚。再如现在很多同学学会了通过自媒体解决问题,而很多高校的管理体制又跟不上,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引发社会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过度干预。这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是无疑会让我们传统学校历来重视的挫折教育成为历史,很多老师不敢做这样的尝试(如严格评卷很多高校成为历史,给分低下一届就没人选你的课,还影响学生的评优评先)。


本文的写作还存在诸多遗漏,需要改善,但是我们认为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学生挫折教育,加强学生面对面沟通与构建适合新时期的互动活动非常重要,不然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很多学生还会在我们的社会中频现。不知道大家关于这个问题有何感想,欢迎互动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